首页
>新闻资讯>文化园地>文学
走出大山,走进大山

不知不觉间,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......

在乌东德这一片干热河谷地带,拥有着庞大身躯的高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一道天然屏障,阻隔着外界与谷内的联系。每天清晨,云雾都会簇拥着山头,久久不愿散去。不知是云迷住了山,还是山在挽留着云,不得而知,我只知道,被山包围着的感觉,远不如金沙江唱着小曲,顺着地势,流向远方的自由。

不知道人们是否看过,上半年的微博热搜里,那一篇催人泪下的中科院博士论文致谢。巧合地是,黄国平先生生长的地方也是我的家乡。那是一片丘陵山地遍布之地,记忆里,是一幅树影在风中与阳光喧闹,蝉鸣聒噪着夏日的图像。我心中回响起的,常是长者和老师语重心长的告诫:“你们要走出去,去看看外面的世界”。

我把这些话奉为圭臬,在心底埋下了一颗种子,我以为种子的结果,是一大早,地铁与公交上的忙碌身影;是夕阳时分,透过高层窗玻璃的金色阳光;是夜幕时,璀璨灯火遮蔽了星光的梦幻图景,是车水马龙、人间烟火的都市生活......

始终还记得,来项目部的那一晚,我对自己说的那一句:“你呀,好不容易走出了大山,却又回到了大山”。

我在心中进行了一场辩论,辩论在此地的值与不值,大抵始终是辩不出来的。直到我亲眼看到,一座世界级的水电站出现在我眼前时,文字的力量与他人的讲述远不及见到庐山真面目的震撼之感......

站在垂直高度达百米的观景台上,我的脚底下,正是世界最薄300米级的乌东德水电站大坝。垂直高度达270米,弧长达326.95米的它,像一个巨人,双腿深深地嵌在两侧的山体之中,用自己的身躯阻挡住了自上而下的金沙江水,又似一轮新月,悬挂在高山峡谷之间,映照在江水中。泄洪时,江水自表孔喷涌而下,巨大的水柱混合着江水独有的碧绿色和沙土的黄色,一泻千里。

我跟随前辈,在山体里的水电站厂房、隧道穿梭,未曾想过,一座山体里,竟有如此天地。且不说,从左岸厂房走到右岸,大约要花一个多小时的时间。更不论,那深藏在大山里的厂房,宽32.5米,高89.8米,似一座宫殿,令我叹为观止。此处深埋着的十二台巨型水轮发电机组,正在不停歇的转动,将绿色电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祖国西电东送的电网上。

这一座世界级的水电站,正如那句歌词写到的,“唤醒了沉睡的高山,让河流改变了模样。”

我竟一时有些感到可惜,可惜的是,未曾见证这一切,从每一条隧道的修建,每一次大坝混凝土的浇筑,每一次转子的吊装到最终完成的那一段时光。我也想要在那一刻,水电站首台机组投产发电的那一刻,听总书记对我们的祝贺,因为那是我走过的,见证过的,后来一定会被称之为历史的时刻。

我想,不用辩了,这场辩论实在没有存在的必要,余且窃笑余。

我还是想起了自言自语的那句话,走出大山,走进大山,也不过是换了个相似空间,路的尽头是山又如何,总有很多风景比都市景象更值得拥有。

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